教学项目
Teaching Project
党建参观学习 | 兰州大学EMBA赴虹梅庭公益服务中心参访
10月31日下午,经2020级EMBA上海班班长赵金刚接洽,在杨治会老师和殷勇华老师的带领下,班级同学共赴上海市徐汇区漕河泾开发区参观学习新时代运用科技和大数据实现“两新党建”工作的社会化创新实践地----虹梅庭。
虹梅庭 有温度的党建空间
走进虹梅庭公益服务中心,《我的1921-1949》独具特色的宣传框映入眼帘,外墙一副巨幅的雷锋海报夺人眼球,“寻找雷锋侠”的标语更是“潮味”十足。
走进室内,浅色调的装潢、简约的布艺沙发和“咖吧”的小圆桌,时尚的布置营造了年轻人心中所追逐的风格。而在此处的一面墙上,红色的拼图积木拼成了党徽和虹梅庭的名称标识,彰显了“虹梅庭”的党建内涵:“有温度、有个性的党建空间”。
据徐汇区虹梅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中心主任张卫介绍,漕河泾高技术开发区众多企业的党建活动在图中独居特色的党徽下举行,很多80后、90后年轻党员愿意来这里,因为在这里学习党建知识,活动策划热闹有序,学习环境别致温馨。这也是自2013年以来,街道党工委将党建公共空间引入园区,打造了有温度的党建空间——“虹梅庭”的优异成果,拉近了与园区白领的距离,实现了创办的初衷“让你在这里工作,更在这里生活”。
枢纽型社会组织 大数据激活共治脉搏
“虹梅庭”所在的漕河泾开发区有近20万企业员工、3000多家各类科技企业、400多万平方米各类园区、楼宇……而如何引导、服务和凝聚园区中学历高、收入高的年轻白领群体,使得他们与2万居民对接,有效融合,实现社会共治,是虹梅街道党工委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于是,利用科技和大数据创新,打造园区党建社会化服务平台成为探索的答案。
虹梅庭在物理空间上,将开发区内自然形成的若干“小”园区作为工作区块,以500米为最大半径,布局网络化的党建公共空间。在虚拟空间上,通过“虹梅庭”微信公众号,形成了由党群组织、社会组织、专业机构等提供各类服务的党员交互平台,通过打造“物理形态”和“虚拟形态”的党建公共空间,形成党建工作网络和社会网络的“二合一”,对于做好党建工作大有裨益。
因此,公共空间加枢纽型社会组织,造就了虹梅庭的现有运作模式。据张主任介绍,两年多来,虹梅庭累计接待已超过10万人次,得到了园区小伙伴的大力捧场。
“两新”党建示范 和虹梅庭一起做公益
在做好党建之外,“虹梅庭”还承办了大量的公益活动,这些活动囊括了智障和听障儿童服务、社区老人关爱、“一米高度看上海”等活动。现在“虹梅庭”的合作方囊括了TEDXCaohejing、阅读马拉松、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腾讯公益、朴质公益等60多家机构和社会组织。
“聚沙成塔,汇涓成河”从公共空间的打造到组织有内涵的活动,再到工作网络的延长,虹梅庭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虹梅街道党工委通过“虹梅庭”这一模式,实现了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党建工作有效嵌入社会中的目标,也初步探索出新时期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一条新路径。
虹梅庭将“两新党建”进行了内容化、趣味化、互动性设计,通过走进园区,走进企业等形式加强了企业员工对党建的认知和参与度,虹梅庭的网格化服务中心布局形式,从战略视角看,业务布局网格化与将指挥中心建在距离客户最近的地方的思路不谋而合;虹梅庭有温度的服务意识和“游戏化”的党建娱乐活动将园区的党员仅仅的团结在一起,跟企业组织文化建设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工作的积极性的思想高度一致。
此行虽短,但内涵十足,通过参观学习,同学们对新时代运用科技和大数据手段开展 “两新”党建有了别开生面的认识,“两新”党建的创新探索对加强企业间交流学习、资源共享搭建了有利平台,对企业发展和组织文化建设及党员发展和成长具有重大意义。